十堰市2010年中职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十堰市2010年中职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十堰人口职业技能素质,推进实施“双转移”战略,服务十堰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0年全市初中毕业生48043人,按照高中阶段普职比例1:1.14的要求,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22500人,中职招生计划25543人。据此要求,结合各中职学校现有招生规模情况,六县市招生计划为10710人,六县市在完成本县市招生计划的同时,向市城区中等职业学校输送智力扶贫计划生10488人。(具体任务指标见附表)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职业教育是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职招生是高中阶段招生的重点和难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树立抓职业教育发展,就是抓十堰经济发展,就是抓民心工程,就是抓科学发展观的落实的观念。建立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双线管理,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制,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二)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完成中职招生任务
1、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防流控辍工作责任制。市教育局根据普职比例将中职生招生任务下达到县市区,各县市区再将中职招生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初级中学,并建立初三毕业生台帐,初中毕业生除升入普通高中以外,必须全部就读职业学校。
2、严格招生计划管理。严禁擅自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严格控制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对低于录取分数线的不予注册,确保普职比例达到规定要求;严禁各中职学校未经批准和不办理中职学籍注册手续接收各普通高中学生参加中职对口升学考试;严禁各地将初中毕业生纳入短期培训招生计划和技工学校招生计划。
3、建立双线目标责任制。将防流控辍和完成职业学校招生任务情况纳入县级政府-乡镇政府一把手和县级教育局-初中学校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中职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年终对各地中职招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4、完成转移招生任务。智力扶贫转移计划是市政府打破区域壁垒,优化生源配置、加快贫困山区脱贫致富步伐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县市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整体联动,营造氛围,鼓励、支持贫困山区学生选择就读市直优质中职学校,不得实行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
4、实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送生奖励政策,重奖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对各初中学校升入职业学校人数与升入县一中、市重点高中人数同等对待。从今年起,市政府从教育费附加中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专项奖励。
(三)严肃招生纪律,做到“五个严禁”
严禁中职学校委托中介参与招生;严禁中职学校以任何形式实行有偿招生或抢拉生源,重复录取;严禁生源学校及教师向中职学校索取生源组织费;严禁中职学校采取虚报、谎报等违法行为,套取国家资助中职学生专项资金;严禁地方保护,生源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封锁中职招生信息。市教育局统筹安排,集中时间组织宣传,让招生学校进入各初中学校(包括普通高中)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各地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止中职学校进入初中学校开展招生宣传。对违反招生工作政策规定,以盈利为目的,不负责任私自输送学生的校长、班主任和教职工,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2010年中职招生计划分解表
单 位 |
各县市区初中毕业生数 |
应就读 中职人数 |
县市区 本级招 生计划 |
市级转移 扶贫计划 |
城区生源计划 |
丹江 |
4888 |
2444 |
3750 |
---- |
|
郧县 |
6924 |
3462 |
2000 |
1462 |
|
郧西 |
8342 |
4171 |
1750 |
2421 |
|
房县 |
4980 |
2490 |
910 |
1580 |
|
竹山 |
8067 |
4034 |
1300 |
2734 |
|
竹溪 |
5781 |
2891 |
1300 |
2291 |
|
张湾 |
1755 |
878 |
400 |
|
191 |
茅箭 |
969 |
485 |
|
|
194 |
高新区 |
369 |
185 |
|
|
74 |
武当山 |
665 |
333 |
|
|
133 |
市直 |
2147 |
1074 |
|
|
429 |
东风分局 |
3156 |
1578 |
|
|
631 |
|
48043 |
24022 |
10710 |
10488 |
1652 |
六县市普职比按1:1,市城区按应就读中职人数的40%下达计划